仁厚温公祠是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群丰村的一座客家围村建筑。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民居建筑。是唯一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五百年的历史长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老的民居,一座典型的客家人特有的围龙屋。厚温公祠构造精巧,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用不同。她中堂部分就分上、中、下三个厅堂。上厅最高,中厅最大。中厅高5.65米,宽9.3米,深7.37米。房间有390间,两边还有近百的杂间。这在民居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整座建筑有一条中轴线,两边对称,由前至后渐次升高。中间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庆典、宴客之处,气势雄伟。八行横屋整齐对称。三重弧型的围屋型似长龙,美如彩虹。 如此庞大精巧的客家围龙屋,既有中原传统民居之遗风,又有新环境新条件下的创新。在堂屋与围屋之间有一个化胎,是客家民居的特色。而在化胎上种苏铁,则是仁厚祠温氏族人特有的传统,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族人祖先的传说故事,苏铁是此地温氏祖先的救命树。那苏铁经四百多年的生长繁殖,每墩的外围周长有四十多米,要三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围拢。那苏铁古朴苍劲,枝繁叶茂。温氏族人从他们的十一世祖定居于此,现已传至二十九世,前后十八代人,繁衍至四百多户(不计外出定居的)千口人丁。